本篇文章1286字,读完约3分钟
原创标题:专注核心技术创新,不走模仿之路
近日,惠山区商界发生轰动事件:罗社镇斯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新忠投资300万元购买中国南方航空公司的两项发明专利,这是惠山民营企业购买专利的最大投资。“我已经跟踪这两项专利一年多了,目的是进一步巩固公司在全球光电特种设备制造领域的领先地位。”张新忠说。
从一个“跟风”的失败者到国际光电特种设备制造领域的领导者,这就像是一个“过山车”的创业过程,这让成立4年的斯达新能源深刻理解了一个真谛:只有拥有科技创新的核心竞争力,企业才能经受住市场风暴的洗礼,赢得发展的主动权。今年上半年,这家只有40多名员工的企业完成销售额3000多万元,预计年销售额将达到6000万元,是去年的三倍。
2008年4月,随着光伏太阳能在全球的蓬勃发展,斯达新能源公司应运而生,从事单片和多晶硅太阳能硅片的切割和加工,半年内实现了300万元的巨额利润。但是好时光没有持续多久,国际金融危机使多晶硅材料价格从每吨300万元暴跌至100万元。“当时,该公司有超过一吨的周转库存,相当于一个月内损失了六个月的所有收入”。张新忠回忆道。2009年,经过股东讨论,决定放弃切片业务,亏本出售设备。2011年初,国际市场上蓝宝石芯片价格飙升。在几个台湾朋友的鼓励下,他又投资1500万元“跟风”推出蓝宝石晶体生长项目。然而,由于技术不成熟,蓝宝石芯片价格暴跌,企业再次遭受重创,总损失超过3000万元。在最困难的时候,员工甚至不能支付工资,所以他们只能借钱支付工资。
在创业过程中遭遇“两连败”,张新忠对多晶硅和蓝宝石有了更深的理解。当时,这两个领域所需的专用设备被外国跨国公司垄断,国内企业只能以高价从国外进口经过仔细的市场调研,张新忠的第一个目标是开发多晶硅多线切割设备,这是世界上唯一一家美国公司生产的,国内价格高达1200万元。他一个接一个地拜访国内用户,了解更多关于该设备的使用情况,并把他的床搬到测试车间,最后进行技术研究。经过多次失败后,自行研制的多晶硅和硅芯数控多线切割设备获得成功,切割速度是美国设备的1.5倍,切割成本仅为美国设备的80%,产品价格400万元,完全超过美国设备。在此基础上,他以不可思议的速度,在一年内坚持不懈地开发蓝宝石多工位单线摆动切割机、蓝宝石滚磨机等新产品,一举打破了瑞士企业在该领域的垄断。"所有产品都没有走仿制道路,仅获得8项国家发明专利."张新忠自豪地说。
“在我们的压力下,美国公司已将每台设备的价格大幅降至500万元人民币,但自那以来,他们没有在中国销售过一台设备。”随着新产品的出现,斯达新能源凭借“中国原创”赢得了“独特的风景”,在国内多晶硅和蓝宝石切割设备领域占据了80%的市场份额,并为其产品申请了美国发明专利,开始全面进入国际市场。今年,随着苹果蓝宝石手机屏幕概念的流行,市场对该公司设备的需求飙升,手头订单已超过5000万元。4月底,公司成功在新三板上市,“具有科技创新核心竞争力,永不盲目多元化”正式写入公司章程。“只是提醒自己不要再犯以前的错误,要更加注重核心技术的创新。”张新忠解释道。
标题:投资应该是创新的,而不是模仿的
地址:http://www.iiu7.com/wxjj/2484.html